《道教义枢》中有一段话:
“神符者,明一切万有莫不以精炁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炁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炁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炁也。以道之炁布之简墨,会物之精炁,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
所以在符法行持的每一个环节,都须有内炁的运行。尤其在书符中,不能布气于上,则符不灵。这是道教正一派共同主张的基本原则,清微道法后起能继续诸家之说,其符法理论就很典型:
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新一,一点灵光通天彻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虚空,可新水火,可瓦碟,可土石,可草木,可饮食,可有、可无、可通、可变,是谓道法。
《素问》云:
清虚恬淡,真炁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有疾,或寒成热,或重或轻,皆戾于摄调,欲不节,故六之邪得以乘之。治病以符,符朱耳,岂能自灵?或所以灵者,我之真也。故曰:符无正形,以炁为灵。知此说者,则物物可以寓炁,泥丸莎草亦可以济人。
符者,阴阳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诚者能用之。关诚苟不至,天然不灵。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精。精精相搏,神神相依。
所以假尺寸之纸,以号召鬼神,而鬼神不得分歧错误。
所谓内炁,历代道门致之之途不一。就大略而言,宋以前灵宝、正一皆重守一,上清重存思万神。宋以后内丹学影响扩大,诸派或多或少皆吸收其说。神霄、清微以及从张继先之后的正一派,都行雷法。雷法实为内丹与符箓道法的结合。在符法理论上,他们都主张以内丹为符之本。所以以为:
“书符不识窍,却被鬼神笑;书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于纸上作用,认为符窍。殊不知此窍不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当于身中而求之,不可求之他也。人能知此一窍,则可与言道矣,岂徒法哉!
《太上心法序要》云:收为胎息用为窍,道法之中真要妙。此漏泄之言也,子其味之。”
所谓符窍。便是指内丹的元关一窍而言。它又称神炁穴,诸家详细解释不同。按通常理解,它应在下丹田,坎、离二卦,为精、炁别号。二者相凝,始成内丹,故符窍即丹窍。
书符的关键不在于纸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