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送子符:慈航普渡的生命之缘 道教观音送子符
记得那年山间春雨绵绵,有位妇人跪在道观门前三天三夜。她手中攥着的,正是这道观音送子符。说来也巧,后来她果真如愿得子,孩子眉间还有颗朱砂痣,活像观音座前的善财童子。这符箓的灵验,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但其中真意,又有几人参透?
这符咒的来历,要追溯到唐宋年间。那时佛道交融,有修行人见百姓求子心切,便将观音大士的慈悲与道门符箓之术相合。说来有趣,最早这符上画的并非观音全像,而是一枝杨柳蘸着净瓶水,取"杨枝洒露"之意。后来才渐渐演变成如今这般模样,在道观佛寺间流转了千百年。
这符箓啊,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点亮一盏明灯。道家讲"感应道交",符咒上的每一笔朱砂,都是通向送子观音的香火路。好比寒冬里护着炭火的棉被,既温暖求子父母的心田,又为未至的婴灵指引归途。老修行画符时,总要默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将经文中的慈悲化入笔墨。
请了这符回家,不必供在高堂明处。最宜用红绸包裹,放在枕下或是妆台抽屉里。但要记得三件事:一是每月初一十五要取出在月光下照一照,如同给花木浇水;二是若家中有人生病服药,需暂时将符箓移出卧室;三待孩儿百日之后,需备鲜花素果,将符箓焚化于清净处,灰烬撒入活水。
说到底,这符箓不过是块开了光的黄纸。真正的灵验,在于求子之人是否存了善念、积了阴德。见过太多人一边求符一边算计他人,这般心性,纵使请来观音亲临,怕也难结善果。诸位若真要求子,不妨先问问自己:可愿做那孩子的明灯?可配为人之父母?这其中的道理,比符箓本身更值得参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