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葫芦烙画”进校园 非遗文化绽光彩
为弘扬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日,县科学技术协会走进县明德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葫芦烙画”进校园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形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享受劳动教育之趣。
活动现场,山西省石安加工种植协会会长王尧向同学们介绍了葫芦和葫芦烙画的历史以及葫芦烙画的基础知识,并现场向同学们展示了烙画作品,随后,王尧走进学生中间,现场进行教学,在他细致入微地指导下,学生精心设计、用心刻画、尝试烙画,努力将普通的葫芦制作成精美的劳动成果。
现场同期:山西省石安加工种植协会会长 王尧
咱们拿(烙笔)的时候要注意烫,不要碰这个笔尖,走线的时候,要一笔带过,如果一笔不行的情况下咱们可以两笔,尽量不要(用)第三笔,因为第三笔这个线条就粗了,咱们改的时候就不好改,所以说,走线的时候尽量是一笔带过,不要有停顿感,就像老师这样,该弯的时候弯、该直的时候直、该撇的时候撇,这样线条出来的话,非常纤细。
在认真聆听讲解后,孩子们亲手尝试葫芦描摹与烙画,随着烙笔的慢慢移动,一幅幅构图饱满、富有层次的焦糖色山水人物画初见雏形,普通的小葫芦经过巧妙的构思和烙画创作,变得鲜活灵动,变成了风格迥异的“宝葫芦”。
同期:明德小学学生 刘芯蕊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感觉画葫芦烙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得一笔一画地慢慢去画,看见老师那一幅幅漂亮的作品,让我也爱上了葫芦烙画,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像老师一样优秀厉害的人。
据了解,烙画葫芦,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作画者用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与葫芦融为一体,既能永久保存、收藏,也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此次葫芦文化进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内容,也点燃了艺术传承的星星之火,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学生内心,增强孩子们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期:县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主任 陈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非遗葫芦烙画传统手艺带进校园,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去保护和传承我国特有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来源:方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