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焚烧太岁符的讲究啊,可比年轻人换手机壳讲究多了。您见过腊月里家家户户送灶王爷的阵仗吧?就趁着灶君上天述职那几天——通常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五之间,正是送太岁符归位的好时辰。这讲究跟农事节气相通,就像咱们吃完年夜饭要守岁,送符也得应着"辞旧迎新"的理儿。
去年我在巷子口瞧见位老先生焚符,那叫一个讲究!先对着正南方摆上三色果,青枣寓意"早归太岁府",红柿象征"事事顺遂",黄柚暗合"天佑平安"。焚符时得用竹制火钳夹着符纸,这可不是穷讲究——竹属木,火生土,正应了五行相生的流转。最妙的是要边焚边念:"旧岁归天阙,新符护周全",倒不是咒语灵验,是这份郑重其事的心意能让人把霉运真正留在旧年。
您可别学我邻居大姐,大年初一清早急匆匆把符烧了,结果整年总遇着小磕绊。这里头藏着两重忌讳:一是不能早于腊月廿三,就像年终述职没结束就撂挑子;二是别赶在初一十五这些香火鼎盛的日子,各路神灵往来频繁,容易冲撞了送符的气场。烧完的灰烬也别随手倒下水道,最好埋在自家花盆或老树根下,取个"落地生根,晦气不返"的好意头。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送神要送全,留片纸角惹三年"。去年我按这规矩焚符时,忽觉青烟打着旋儿往南飘,倒像是真有神明引路似的。您说老祖宗的讲究是不是透着股生活智慧?就像咱收拾旧物要择日子,送走太岁符这事儿,既是对天地规律的敬畏,也是给自个儿做心理断舍离呢。